为凝聚并传播名师们的先进思想和教育理念,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达到“同分享、共成长”的学习效果,10月28日,临沂岔河小全体数学老师利用教研时间齐聚录播室进行了“和美课堂”第十七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课堂观摩研讨会学习汇报交流。
会议由范建玲老师主持,老师们各抒己见,从外出学习的收获与感悟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蔡如慧老师谈到“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课感受很深,“第一次见有老师这样上课,张老师在给学生分配完任务后,给学生留了15分钟来思考辩论,这期间张老师是没有出现在课堂上的。完全放手让学生讨论操作,这样真的可行吗?事实证明,是可行的,而且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讨论和辩论,到达了自我学习和效果。这也引起了我的反思,在我的课堂上,我能放手交给学生吗?我想是可以的,我相信我的学生。”
王静老师说道:“在聆听完吴正宪老师的分数乘法之后我才知道吴老师并没有事先设计本节课,她在意识到学生已经学完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后,吴老师打破常规,去进行分数与整数小数的联系,形成完整的脉络体系,让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真正理解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的深层含义。”
王小燕老师提到贲友林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这一课,将长度单位和分数,以及分数和小数联系起来,紧抓教学这条主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认真思考、大胆质疑,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在碰撞的火花下,学生深度理解了小数的意义。
赵梓洁老师谈到在贲友林老师课堂的体会:1.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都是合理的。2.课堂本身是充满不确定性的课堂的不确定性是课堂的魅力所在。3.课堂生成:生于学生,成于教师。
几位老师都关注到了学生的提问和老师的提问。给我们备课提供了更多思考,备课也要备上课你想启用的问题,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层次性和节奏性。
会议第二阶段,范建玲老师做了参观三河口小学现场会的学习汇报。展示了三河口小学的当堂达标,课堂作业,同步,教本等方面老师的下水作业和学生的作业。并规范了老师们的教研,为实用而学。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教师真正的成长在于其内心的觉醒,希望我们成为“觉醒者”,为目标梦想奋斗,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自我激励管理中书写教育人生。(通讯员 陈京亚)
来源:琅琊新闻网 编辑:小记者部